《宗教学研究》稿件格式要求
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宗教学研究》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制定新的规定。请务必对文稿进行规范处理。
一、标题:标题应简明扼要,反映论文主旨,尽量避免采用副标题。同时附上英文标题。
二、作者身份:含姓名、工作单位、职称或学位(或在读学位)。中青年作者(副教授及以下)要求注明其学位,××博士;博士生,要求注明201?级博士研究生。
三、提要:简明确切地记述论文梗概和重要内容,200字左右。提要所涉内容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不交代写作背景、写作意图、研究方法、前人成果等。
四、主题词:列出反映论文主旨的主题词3-5个,避免宽泛的词语。
示例:道教道教史道教研究中华传统文化
五、正文标题层次:除不加序号的小标题外,序码如下:“一、”、“(二)”、“3.”、“(4)”、“5)”,无需许多层次的可跳档使用,一般不要超过三个层次。
六、注释:本刊采用文末注,注释采用自动生成格式,注释序号用1,2,3……标识(请自动生成)。注释采用社科格式,不使用学报类[M]、[Z]、[J]等代号的简略格式。如果引文出处相同,仅页码不同,仍然按照注释顺序加注,标明“同注×,第×页”,即可,请勿自行合并注释符号。作者之后一定要加上“著”、“编”等字样,出版社要在前面标出出版地。注释可包含对正文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出处的著录方式择要列举如下:
(1)专著、报告、学位论文
书籍注释要求6要素: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示例:
1.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册第125页。
2.李亦园著:《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80页。
3.[美]约瑟夫?洛克著,刘宗岳等译:《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4.马学良、于锦绣、范惠娟著:《彝族原始宗教调查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88-89页。
5.阿旺加措著:《白龙江上游民间苯教研究》,四川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第75页。
6.JosephR.Levenson,LiangCh'i-chaoandtheMindofModernChina,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67,p.5.
(2)论文集中析出文献
注释要素:析出文献的作者、篇名、论文集著者或编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示例:
1.卿希泰:《试论道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卿希泰著:《刍荛集》,成都:巴蜀书社,1997年,第494-501页。
2.梁钊韬:《粤北乳源瑶民的宗教信仰》,梁钊韬著:《梁钊韬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46页。
3.[法]雅克·勒穆瓦纳(JacquesLemoine):《论瑶族文化及有关问题》,乔健、谢剑、胡起望编:《瑶族研究论文集——1986年瑶族研究国际研讨会》,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196页。
4.RonaldDworkin,“TheOriginalPosition,”inReadingRawls,editedbyNormanDaniels,NewYork:BasicBooksInc.,1975,pp.46-47.
(3)期刊
期刊注释要素:作者、篇名、刊名、卷期、页码。
期刊论文示例:
1.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研究的意义》,《宗教学研究》2013年第1期,第12页。
民国时期刊物,则应标明出版年月、页码。
民国时期期刊论文示例:
1.任乃强:《喇嘛教民之转经生活》,《文史杂志》第9-10期,1945年10月,第×页。
2.萧伟民:《响应张博士十二年计划》,《田家》第14卷第8期,1947年11月15日,第19页。
(4)古籍文献
宗教经籍示例:
1.《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第2册第25页。
2.《藏外道书》,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17册第8页。
3.《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第52册第171页。
第二次引用,则省略为:《道藏》第2册第25页。
点校本、丛书示例:
1.《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册第2997页。
文集、丛书示例:
1.[清]田雯撰:《古欢堂集》卷7,《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324册第78页。
2.[明]李元阳撰:[万历]《云南通志》卷13,高国祥主编:《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第1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册第305页。
地方志示例:
1.[明]冯任修,张世雍等纂:[天启]《成都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5页。
2.[清]管学宣修,万咸燕纂:[乾隆]《丽江府志略》,清乾隆八年(1743)刻本。
3.张培爵等修,周宗麟等纂,周宗洛校订:[民国]《大理县志稿》,民国六年(1917)铅印本。
4.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宁蒗彝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75页。
(5)报纸文章
报纸文章注释要素:作者、篇名、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
示例:
1.秦永章:《西北民族走廊的人文地理特点》,《中国民族报》2011年9月3日。
2.《四川会议厅暂行章程》,《广益丛报》第8年第19期,1910年9月3日,“新章”。
(6)电子文献
电子文献包括以数码方式记录的所有文献(含以胶片、磁带等介质记录的电影、录影、录音等音像文献)。
电子文献注释要素: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更新或修改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引用日期。
示例:
1.扬之水:《两宋茶诗与茶事》,《文学遗产通讯》(网络版试刊)2006年第1期,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ID=199,2007年9月13日。
2.金以枫等编:《1949年以来基督宗教研究索引》(光盘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七、其他说明:文稿可注明基金项目名称、来源和编号,请在文章标题处以*号出注,列入尾注之首。
示例: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07BZJ013)阶段性成果。
引证外文文献,原则上使用英国标准体系或APA引文著录格式。被引文献的作者为三人或以下时,照实著录;超过三人,则在第三个责任者后加“etal.”字样;无责任者时,可注“佚名”或缺省。如,“Yelland,R.L.,Jones,S.C.,&Easton,K.S.,etal.”。文献的第一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应著录。如“第三版”可写成“第3版”,“Fifthedition”可写成“5thed.”,“Revisededition”可写成“Reved.”。
如下一条参考文献与上条参考文献相同,应一一重复完整著录,不宜用“同上”、“同出处”、“ibid”、“Loc.Cit”或“op.cit”等表示。
出版地为同名异地或不为人们所熟悉的城市名时,可在城市名后附省名、州名、国名等,并加圆括号,如“Cambridge(Eng)”,“Cambridge(Mass)”。有多个出版地、出版者时,只著录一个主要的出版地和出版者;出版年无法确定时,可依次选用版权年、印刷年、估计的年代,如“c1999”,“2004年印刷”。外文期刊全名可按缩写著录,但须按国际有关缩写的规则《文献工作——期刊刊名缩写的国际规则》进行缩写。
文中的注释序号,应紧接在所注释的文句之后,不使逗号或句号将注释序号和所注释的文句隔开。但引文末尾是句号的,则注释序号应放在句号、后引号之后。
正文中的数字,如公元纪年、统计表、百分比、汉字书写难以简略的多位数、注释中的年月日、卷数和页码等应用阿拉伯数字。古代纪年、第一、第二等应用汉字数字。
《宗教学研究》稿约
一、《宗教学研究》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研究所)主办的宗教学专业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二、本刊编辑方针:立足宗教学学术前沿,推动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学学科的发展。本刊突出道教研究特色,兼顾宗教学理论、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民间宗教等研究。
三、本刊欢迎国内外同好投稿。来稿可交寄电子文件或打印文本,稿件字数以8000-10000字为佳,确有必要者字数不限。来稿须在文首作200字左右的提要、英文标题及主题词3至5个。请务必参考本刊稿件格式要求,不符合要求的稿件难以进入审稿流程。
四、为保证学术公平,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来稿正文不得出现作者任何个人信息。作者姓名、个人简介、通讯地址、联系方式(电话、电邮),请另附文载明。
五、审查通过的稿件,将由编辑部通知作者,并告知相关事项。因本刊人力有限,稿件请自留底稿。
六、本刊不收取任何版面费用,并对刊载的文章支付相应的稿酬,对高水平的文章稿酬从优。本刊反对任何学术不端行为。请勿一稿多投,否则5年内不刊用该作者的论文。若作者已刊用论文另有他用,应事先征得本刊编辑部同意。
七、为响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作者及相关学术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将在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网站发布已刊论文相关信息,并许可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和网站以数字化方式复制、发行、汇编、信息网络传播本刊论文。本刊享有已刊论文的相关版权,并有权许可上述第三方使用。本刊支付稿酬包含第三方著作权使用费。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第三方使用,请在投稿时声明。
八、投稿电子信箱:zongjiao111@163.com;通讯地址: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研究》编辑部(邮编610064);联系电话:028—85412221。网址:http://daoism.scu.edu.cn/。稿件请勿寄私人转交,以免遗失或延误。